[七] 第七 教诫(之二)
一 [尔时,世尊]住王舍城竹林。
二 尔时,尊者大迦叶,来诣世尊处……
三 对坐于一面之尊者大迦叶,世尊作如是曰:‘迦叶!汝宜教诫诸比丘。迦叶!汝
宜向诸比丘说示法语。迦叶!我或汝皆应教诫诸比丘。我或汝皆应法语说示。’
四 ‘大德!今甚难向诸比丘说示,彼等对所说有难色。彼等不忍,所教不能率直执
受。
五 大德!无论何人于善法不信,不知惭于善法,不知愧于善法,无精进于善法,
无慧于善法者,则对彼夜或昼来,于善法唯有退没不能增大。
六 大德!譬如月之黑分,夜或昼来,色减退,圆减退,光减退、广袤减退。大德!
同此,无论何人不信于善法,不知惭,不知愧。无精进,无慧于善法,对彼夜或昼
来,于善法退没,不能增大。
七 大德!不信之人为退转。大德!不知惭之人为退转。大德!不知愧之人为退转。
大德!懈怠之人为退转。大德!恶慧之人为退转……忿怒之人……大德!嗔恨之人
为退转。大德!不受教诫之比丘为退转。
八 大德!无论何人有信于善法,知惭于善法,知愧于善法,有精进于善法,有慧
于善法,则对彼夜或昼来,于善法增大,无退没。
九 大德!譬如月之白分、夜或昼来,色增长,圆增长,光增长,广袤增长。大德!
同此,凡人于善法有信、……有惭……有愧,有精进,于善法有慧,则对彼夜或昼
来,于善法增大,无退没。
一〇 大德!有信之人为不退转。大德!知惭之人为不退转。大德!知愧之人为不
退转。大德!精勤之人为不退转。大德!持慧之人为不退转。大德!无忿之人为不
退转。大德!无恨之人为不退转!大德!受教诫之比丘为不退转。’
一一 ‘善哉,善哉!迦叶!迦叶!任何之人不信于善法……不知惭……不知愧,无
精进,无慧于善法,则对彼夜或昼来,退没于善法,无增大。
一二 迦叶!譬如于月之黑分,夜或昼来,色减退……广袤减退。迦叶!同此,任
何之人,不信于善法……不知惭,不知愧,无精进,无慧于善法,则对彼夜或昼来,
于善法退没,无增大。
一三 迦叶!不信之人为退转。……不知惭……不知愧……懈怠、恶慧、忿恨之人,
迦叶!此为退转。迦叶!无教诫之比丘为退转。
一四 迦叶!任何之人,有信于善法……知惭、知愧、有精进,有慧于善法,则
对彼夜或昼来,增大于善法。
一五 迦叶!譬于如月之白分、夜或昼来,色增长、圆增长、光增长、广袤增长,
迦叶!同此,任何之人,有信于善法,知惭、知愧、有精进,有慧于善法,则对彼
夜或昼来,增大于善法,无退没。
一六 迦叶!有信之人为不退转,知惭之人……知愧、精勤、持慧、无忿、无恨之
人,迦叶!此为不退转。迦叶!受教诫之比丘为不退转。’
注:S:相应部 ; D:长部 ; M:中部 ; A:增支部 ; Sn:小部,经集 ; Cv:律藏小品 ; J:小部,本 生经 ; Thag:小部,长老偈经 ; Thig:小部,长老尼偈经 ; Ud:小部,自说经 ; Dhp:小部,法句经 ; It:如是语经 ; cf:参考类似经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