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参考此文】
[一五五] 第一 喜悦消尽品(一)
※三 ‘诸比丘!比丘以无常之眼,见是无常,此始为正见。由正照观而厌嫌,由悦喜
之消尽则有染欲之消尽,由染欲之消尽则有喜悦之消尽,由喜悦染欲之消尽则称为
心之善解脱。
四~八 诸比丘!比丘以见耳为无常……以见鼻……以见舌……以见身……以见意
为无常,此为正见。由正照观而厌嫌,由喜悦之消尽则有染欲之消尽,由染欲之消
尽则有喜悦之消尽,由喜悦染欲之消尽,则称为心善解脱。’
【参考此文】
[一五六] 第二 喜悦消患(二)
※三 ‘诸比丘!比丘以无常之色,见为无常,此为正见。由正照观而厌嫌,由喜悦之
消尽则有染欲之消尽,由染欲之消尽则有喜悦之消尽,由喜悦染欲之消尽则称为心
善解脱。
四~八 诸比丘!比丘以无常之声……香……味……触……法,见为无常,此为正
见。由正照观而厌嫌,由喜悦之消尽则有染欲之消尽,由染欲之消尽则有喜悦之消
尽,由喜悦染欲之消尽,则称为心善解脱。’
【参考此文】
[一七九] 第卅七 凡无常者(一八经)(一)
※三~八 ‘诸比丘!过去之眼是无常。凡无常者,是苦。凡苦者,是无我。凡无我
者是‘此非我所,非我,非我之我。’如是应以正智慧如实而见。过去之耳、鼻、
舌、身、意是无常。凡无常者,是苦。凡苦者,是无我。凡无我者,是‘此非我所,
非我,非我之我。’如是应以正智慧如实而见。
九 诸比丘!如是观之,有闻圣弟子……证知……更不为如是再生。’
第卅八 凡无常者(二)
※三~八 ‘诸比丘!未来之眼是无常。凡无常者,是苦。凡苦者,是无我。凡无我者,
是‘此非我所,非我,非我之我。’如是应以正智慧如实而见。未来之耳、鼻、舌、
身、意是无常。凡无常者,是苦。凡苦者,是无我。凡无我者,是‘此非我所,非
我,非我之我。’如是应以正智慧如实而见。
九 诸比丘!如是观之,有闻圣弟子……证知……更不为如是再生。’
第卅九 凡无常者(三)
※三~八 ‘诸比丘!现在之眼是无常。凡无常者,是苦。凡苦者,是无我。凡无我者,
是‘此非我所,非我,非我之我。’如是应以正智慧如实而见。现在之耳、鼻、舌、
身、意是无常。凡是无常者,是苦。凡是苦者,是无我。凡是无我者,是‘此非我
所,非我,非我之我。’如是应以正智慧如实而见。
九 诸比丘!如是观之,有闻圣弟子……证知……更不为如是再生。’
【参考此文】
[一八〇] 第四十~四十二 凡无常者(四~六)
※三~八 ‘诸比丘!过去、未来、现在之眼是苦。凡苦者,是无我。凡无我者,是‘此
非我所,非我,非我之我。’如是应以正智慧如实而见。过去、未来、现在之耳、
鼻、舌、身、意是苦。凡苦者,是无我,凡无我者,是‘此非我所,非我,非我之
我。’如是应以正智慧如实而见。
九 诸比丘!如是观之,有闻圣弟子……证知……更不为如是再生。’
【参考此文】
[一八一] 第四十三~四十五 凡无常者(七~九)
※三~八 ‘诸比丘!过去、未来、现在之眼是无我,凡无我者,是‘此非我所,非我,
非我之我。’如是应以正智慧如实而见。过去、未来、现在之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
是无我,凡无我者,是‘此非我所,非我,非我之我。’如是应以正智慧如实而见。
九 诸比丘!如是观之,有闻圣弟子……证知……更不为如是再生。’
【参考此文】
[一八一] 第四十三~四十五 凡无常者(七~九)
※三~八 ‘诸比丘!过去、未来、现在之眼是无我,凡无我者,是‘此非我所,非我,
非我之我。’如是应以正智慧如实而见。过去、未来、现在之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
是无我,凡无我者,是‘此非我所,非我,非我之我。’如是应以正智慧如实而见。
九 诸比丘!如是观之,有闻圣弟子……证知……更不为如是再生。’
注:S:相应部 ; D:长部 ; M:中部 ; A:增支部 ; Sn:小部,经集 ; Cv:律藏小品 ; J:小部,本 生经 ; Thag:小部,长老偈经 ; Thig:小部,长老尼偈经 ; Ud:小部,自说经 ; Dhp:小部,法句经 ; It:如是语经 ; cf:参考类似经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