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二六] 第四 晓了(一)
※二 ‘诸比丘!于一切不知解、不晓了、不离欲、不舍弃者,则不能尽苦。
三 诸比丘!对任何之一切,不知解、不晓了、不离欲、不舍弃者,则不得尽苦。
四~八 诸比丘!于眼不知解、不晓了、不离欲、不舍弃者,则不得尽苦,于色……
于眼识……于眼触……凡缘此眼触所生之受,或乐、或苦、或非苦非乐,亦不知解、
不晓了、不离欲、不舍弃者,则不得尽苦……于耳……于声……于鼻……于香……
于舌……于味……于身……于触……
九 于意不知解、不晓了、不离欲、不舍弃者,则不得尽苦,于法……于意识……
于意触……凡缘此意触所生之受,或乐、或苦、或非苦非乐,亦不知解、不晓了、
不离欲、不舍弃此等者,则不得尽苦。
一〇 诸比丘!于此一切不知解、不晓了、不离欲、不舍弃者,谓不得尽苦。
一一 诸比丘!于此一切知解、晓了、离欲、舍弃者,则善能尽苦。
一二 诸比丘!云何于此一切知解、晓了、离欲、舍弃者,而善能尽苦耶?
一三~一七 诸比丘!于眼知解、晓了、离欲、舍弃,则善能尽苦。于色……于眼
识……于眼触……凡缘此眼触所生之受,或乐、或苦、或非苦非乐,亦知解、晓了、
离欲、舍弃者,则善能尽苦。……于耳……于声……于鼻……于香……于舌……于
味……于身……于触……
一八 于意知解、晓了、离欲、舍弃者,则善能尽苦。于法……于意识……于意触
……凡缘此意触所生之受,或乐、或苦、或非苦非乐,亦知解、晓了、离欲、舍弃
者,则善能尽苦。
一九 诸比丘!于此一切知解、晓了、离欲、舍弃者,则谓善能尽苦。’
[二七] 第五 晓了(二)
※二 ‘诸比丘!于一切不知解、不晓了、不离欲、不舍弃者,则不能善尽苦。
三 诸比丘!云何于一切,不知解、不晓了、不离欲、不舍弃者,则不能善尽苦耶?
四~八 凡眼、凡色、凡眼识、凡依眼识所识知之法,凡耳、凡声……凡鼻……凡
香……凡舌……凡味……凡身……凡触……
九 凡意、凡法、凡意识、凡依意识所识知之法。
一〇 诸比丘!于此一切不知解、不晓了、不离欲、不舍弃者,谓之不能善尽苦。
一一 诸比丘!于此一切知解、晓了、离欲、舍弃者,则为善能尽苦。诸比丘!云
何于一切,为知解、晓了、离欲、舍弃者,堪善能尽苦耶?
一二~一六 诸比丘!凡于眼、凡于色、凡于眼识,凡依眼识所识知之法,凡耳、
凡声……凡鼻、凡香……凡舌、凡味……凡身、凡触……
一七 凡意、凡法、凡意识、凡依意识所识知之法。
一八 诸比丘!于此一切知解、晓了、离欲、舍弃者,谓之善能尽苦。’
注:S:相应部 ; D:长部 ; M:中部 ; A:增支部 ; Sn:小部,经集 ; Cv:律藏小品 ; J:小部,本 生经 ; Thag:小部,长老偈经 ; Thig:小部,长老尼偈经 ; Ud:小部,自说经 ; Dhp:小部,法句经 ; It:如是语经 ; cf:参考类似经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