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三九] 第七 随法(一)
一~二 [尔时,世尊]在舍卫城……乃至……
三 ‘诸比丘!向法随法比丘,得此随法。[谓:]于色多厌患而住,于受多厌患而住,于想多厌患而住,于行多厌患而住,于识多厌患而住。
四 彼于色多厌患而住,于受……想……行……识多厌患而住者,则偏知于色,偏知受……想……行……识。
五 彼偏知于色,偏知于受……想……行……识者,则由色解脱,由受……想……行……识解脱。由生、老、死、愁、悲、苦、忧、恼解脱,由苦解脱。’
[四〇] 第八 随法(二)
一~二 [尔时,世尊]在舍卫城……乃至……
三~五 ‘诸比丘!向法随法之比丘,得此随法。[谓:]于色观无常而住,……乃至……由苦解脱。’
[四一] 第九 随法(三)
一~二 [尔时,世尊]在舍卫城……乃至……
三~五 ‘诸比丘!于法随法……乃至……于色观苦而住……乃至……由苦解脱。’
[四二] 第十 随法(四)
一~二 [尔时,世尊]在舍卫城……乃至……
三 ‘诸比丘!向法随法之比丘,得此随法。[谓:]于色观无我而住,于受……于想……于行……于识观无我而住。
四 彼于色观无我而住……乃至……偏知色、偏知受……想……行……识。
五 彼偏知于色,偏知于受……想……行……识者,则由色解脱,由受……想……行……识解脱,由生、老、死、愁、悲、苦、忧恼解脱,由苦解脱。’
第四 汝所应品 [终]
摄颂曰:
非汝所应二
比丘亦有二
阿难同是二
说随法为四
第五 自洲品
注:S:相应部 ; D:长部 ; M:中部 ; A:增支部 ; Sn:小部,经集 ; Cv:律藏小品 ; J:小部,本 生经 ; Thag:小部,长老偈经 ; Thig:小部,长老尼偈经 ; Ud:小部,自说经 ; Dhp:小部,法句经 ; It:如是语经 ; cf:参考类似经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