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一五] 第五 止息 (一)
※二 时,尊者阿难来诣世尊住处……
三 坐于一面之阿难,白世尊曰:‘大德!何者为受?何者为受之生起?何者为受之
灭尽?何者为达受灭尽之道?何者为受之甘味?何者为受之患难?何者为受之出离
耶?’
四 ‘阿难!此等之三者是受:乐受、苦受、非苦非乐受是。阿难!此等称为受。由
触之生起,有受之生起;由触之灭尽,有受之灭尽。此八支圣道是达受灭之道。此
即:正见、正思惟……正定是。凡以受为所缘,所起之喜乐,此为受之甘味。凡受
之无常而变坏之法,此为受之患难。凡对受抑制欲贪,舍欲贪,此为受之出离。
五 阿难!依此 ,余渐次说诸行之灭尽,逮达初禅者,言语灭……逮达想受灭者,
想与受灭,漏尽之比丘,则贪欲灭、嗔恚灭、愚痴灭。
六 阿难!依此,余渐次说诸行之止息,逮达初禅者,言语止息;逮达第二禅者,
寻伺止息……逮达想受灭者,想与受止息。漏尽之比丘,则贪欲止息、嗔恚止息、
愚痴止息。
七 阿难!依此,余渐次说诸行之轻安,逮达初禅者,言语轻安;逮达第二禅者,
寻伺轻安……逮达想受灭者,想与受轻安。漏尽之比丘,则贪欲轻安、嗔恚轻安、
愚痴轻安。’
[一六] 第六 止息(二)
※二 时,尊者阿难来诣世尊住处……
三 世尊言于坐在一面之阿难曰:‘何者为受?何者为受之灭?何者为达受灭之
道?何者为受之甘味?何者为受之患难?何者为受之出离耶?’
四 ‘大德!我等之法以世尊为本,以世尊为指导者,以世尊为所依。大德!此所说
之意义,唯世尊明了。愿从世尊聆闻,诸比丘当奉持于此。’
‘然则,阿难!且谛听,当善思惟,余将说此。’
‘唯然,大德!’尊者阿难应诺世尊。
五~八 世尊 如是言:‘阿难!此等之三者是受:乐受、苦受、非苦非乐受是。阿
难!此等者称为受。由触之生起,有受之生起……漏尽之比丘,则贪欲轻安、嗔恚
轻安、愚痴轻安。’
注:S:相应部 ; D:长部 ; M:中部 ; A:增支部 ; Sn:小部,经集 ; Cv:律藏小品 ; J:小部,本 生经 ; Thag:小部,长老偈经 ; Thig:小部,长老尼偈经 ; Ud:小部,自说经 ; Dhp:小部,法句经 ; It:如是语经 ; cf:参考类似经文